读完马云的“无人超市”新闻后,我首先想到的,是这个曾经风靡网络的句子。
不知道,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条消息:
就在昨天,首家无人超市在杭州正式营业,市民使用手机淘宝或支付宝可以直接进店,超市24小时营业,没有收银员。只要识别了身份,你就可以进店尽情买买买,自助付款。
这意味着什么?它是零售行业的颠覆性变革,同时,一场“消灭收银员、消灭导购员、消灭服务员”的行动,不可阻挡的开始了。数千万的超市收银员、导购员与服务员,很快就将失业。
是的,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,如果你再不改变,你很可能将成为无用阶层,随时将无工可打。
无用阶层,是名著《未来简史》里首次提出的名词。
它的通俗解释就是:我们每个人,都可能会因为机器人失业。
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好,它很可能把人从就业市场中挤出去。到某一天,机器人乃至可以替人去打仗。那时,人类社会就将分为两个阶层,一是非常少的精英阶层,他们在创造大量的机器人,和人工智能方式;剩下的人,就会变为没有经济价值和“用途”的无用阶层。
按照书中的预算,到几十年后,99%的人都将沦为无用阶层,只有1%的人能够幸免。
这个比例,当然过于夸张,但不少职业,会因为人工智能而消失,这已是一种看得见的趋势。
比如,有了速录软件,很多速录员已经找不到工作;比如,有了智能云电视,有线电视安装人员,正在被淘汰。
这种趋势,甚至比我们设想的要快很多。
一个星期前,当马云发布概念版“无人超市”时,不少人都还觉得,这是件相当遥远的事情,但不过几天,无人超市已经出现在街头。
答案,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:阿尔法狗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,后面那顿大餐,吃起来索然乏味。
三年前,谁也不会想到,富士康流水线上,会出现大量机器人手臂;刘强东会开始用机器人送货;李彦宏会坐着无人驾驶的汽车,上了北京五环。
事实就是如此:几乎没有人,将会拥有一份“终身职业”。
所有的职场人,在未来,都可能面临二次跨领域就业的可能。
在所有职业里,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,将会是纯体力、少技能、高度重复的工作,最不容易被取代的,将会是需要情感因素的主观性工作。
有媒体总结了未来十年很可能被取代的工作,其中就包括消防员、出租车司机、酒店前台接待员、纹身师、银行大堂经理,这些工作,几乎都有着高度重复的特点。
李开复也曾经举例称,一个只会在网上做拼凑整理的记者,马上要被机器人取代。相反,一个记者如果愿意花三天时间去采访十个人,写出非常深度的文章,它是不会被取代的,因为这个机器做不了。
还有,护士比医生不容易被取代。因为医生主要是诊断性工作,护士需要做的,是“经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”,需要更多情感的投入。那些机器人不能做的工作,永远不会被淘汰。
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,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;
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,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。
十年与二十年后的就业市场,会是什么样?有哪些工作岗位数量会爆炸式增长,有哪些工作岗位,又会静悄悄的消失?因为人工智能的更新迭代,没有人知道。
通俗的说,就是你要随时有着转型的心理准备,并掌握不止一门的专业技能。做有深度的事情,尤其是在人文艺术领域发力。或者是做人机结合的事情,把新技术、AI应用到自己做的职业中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跑赢机器人,跑赢风向。
每一个未雨绸缪的人,都值得点赞。让我们都问问自己:99%的人将沦为无用阶层,我会是那1%吗?我是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人吗?
这不是恐吓,如果再不加速奔跑,你真的会被职场“消灭”。
本文来源:东方头条,图片来自网络